這是一個在季節中生成的發表。作品收集不同時期的片段,以那些一閃而過的事件,作為摹本,每一次地回想、描摹,都讓原初的經驗產生偏移,在重製A經驗的過程裡頭,也生成A的影子、雙胞胎與副本。
#故事一
看著對面電車裡的路人O(因為他的頭髮是Orange的,故以O代稱)的口的形狀,嘴巴的形狀像是由小的細長方形,上下拉長到大的,「zài....jiàn」,瞇著眼睛看,看起來像......「再....見?」,這個念頭晃過了一秒變消失了,真是多想了,怎麼會有一個外國人,對著窗外的落葉,説再見的,如果要對著落葉或是其他事物作告別的動作,特地多學一個外語的「再見」,是要把悲傷情緒隔著好幾個動作,然後再儲存在字詞裡頭,這樣悲傷的念頭到最後早就在路上消失了。
現在回想起來,一定是我看錯了。
#故事二
我邊嚼口香糖,邊用嘴型揣摩著「再見」的說法,大一點的,小一點的,嘴角再上揚一點的,試著靠近印象中O的嘴型,然後不知道是哪個口香糖的品牌,裡頭的香料混合唾液,愈嚼愈黏,每一次張開,都費勁心力,然後當我的口形隨著「再」的字,要過渡到「見」的時候,那個比體感要再長一些的秒數,讓我覺得「再」與「見」之中,似乎飛進了許多不可見的蚊蟲、塵埃與星塵,所以在攤開皺摺的時間裡面,我多填塞了許多可能,變成了「再.....再....再...再一次...遇見...也不見....相見.....見」。
在拉長「再見」的嘴形之中,它已不只是悲傷或遺憾的容器,而是一個逐步成形的結構。於此結構裡,我以筆觸、質地與形狀去描繪A的影子、雙胞胎與副本,讓記憶的皺摺在時間中被再次攤開,並從我們的生活的秩序裡不斷地延展......。
展覽與談 ❘ 2025.9.20(六)15:00-17:00
與談人 ❘ 沈裕昌
------------
簡莉芸,生於宜蘭。
過往以生活中的物件來展開與空間的對話,近期則關注不同面向中有關不確定、矛盾等氛圍的事物,包含詞彙、記憶和記憶之間的鏈結,以及身體位移後所產生的差異,將這些所感透過質地的轉譯,與空間的安排,來創建一連串關於時間的可能,並期望能夠在這個當下創建一種屬於個人的時間性。
⟡
展覽資訊 ❘
Part of word and language「秋季發表會—再見、再也不見、再一次相見:簡莉芸個展 」
展覽日期 ❘ 2025年9月12日 (五)- 2025年10月6日(一)
開放時間 ❘ 週五至週一 13:00-19:00
地址 ❘ 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84號1、2樓
交通資訊 ❘ 捷運鹽埕埔站1、4號出口
贊助單位 ❘ 國藝會、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類型: 人文藝術展覽
日期 : 2025-09-12 至 2025-10-06 (兩週至一個月)
地點: 台灣高雄市 一菅空間
地址: 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84號1、2樓
主辦單位: 一菅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