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徙築徑知識百年的想像之地

《遷徙、築徑、知識:百年的想像之地》以新竹市美術館(前新竹市役所)的百年歷史為主軸,透過歷史回顧、文化反思與當代藝術的多元對話,探討以古蹟作為主體的美術館在城市與藝術發展中的意義。策展以「遷徙」、「築徑」、「知識」三組核心概念,建立跨領域的研究與創作架構,並透過田野調查、地景測繪、聲音與植物的檔案建構、口述歷史與教育協作,發展歷史建築、環境與當代藝術的創新對話。百年的時間性也形成環境與生態的變化。從河川水系的改道、海岸線的退縮,到產業發展帶來的土地利用轉換,城市的樣貌不斷改變。展覽以藝術作為行動,關注自然生態與城市發展間的關係,讓觀眾在歷史、文化與環境的多重脈絡中,重新想像城市與自身的關係。

遷徙 Migration
測量與紀錄百年以來的改變。從人、物種、技術到信仰,遷徙構成了新竹城的生成機制,也形塑了城市日常的動態節奏。策展行動透過田野調查與口述歷史,重現市場、城廟、眷村與水文空間中的遷徙軌跡。我們不僅追溯居民如何在歷史中重新安居,也探討植物、聲音、語言與風土如何在城市中遷移。

築徑 Paths
跨領域發展穿越與連結路徑,透過想像產生創造力。邀集建築師、藝術家、生態學者、聲音創作者等共同踏查,於日常空間中丈量知識與感知的距離。「築徑」既是方法也是實踐:從護城河的再敘述、風場與光線的感測,到植物與土壤的田野檔案建構,一條條跨領域的感知路徑重新雕刻城市肌理,使被忽視的角落重新發聲。

知識 Knowledge
教育協作,藝術參與,可見與不可見間的知識生產。策展不僅回顧歷史,更著重於知識的生成與共享。建構「地景檔案庫」,涵蓋地圖、聲音、植物、信仰與居民敘事,並透過展覽、出版與教育推廣轉譯為公共資源。知識不再是靜態典藏,而是一種持續流動、可被參與與再創的城市網絡。

《遷徙、築徑、知識:百年的想像之地》
展期|11月4日至1月11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早上9點至下午5點(每週一休館)
展覽地點|新竹市美術館(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16號)
藝術家|中原大學建築系, 蘇弘, 王文心, Yannick Dauby, 蔡宛璇, Nigel Brown, 林翊戎, 王郁婕, 尹邦倫, 工作坊參與師生
策展人/論述|陳宣誠
承辦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類型: 人文藝術展覽

日期 : 2025-11-04 至 2026-01-11 (兩至三個月)

地點: 台灣新竹市 新竹市美術館

地址: 新竹市東區中央路116號

主辦單位: 新竹市文化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