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製墨史就像一張從未完成的拼圖,資料殘缺,不同年代的臺灣製墨品失散各地。為了讓這段超過百年的歷史能被完整記載,策展人以超過三年的時間集結了臺灣製墨歷史上最具代表的起源墨品,及各年代不同製墨師的墨品,展品超過百件且年代跨度超過一百年。
此展將數件重要墨品結合文獻共同展出,文獻與實體可共同對照研究。籌備期間訪問製墨師、製墨師的家人、及各大筆墨莊的老闆,令展出墨品之資料正確。
重要展品有1927年被警察押收的”中山墨”、早期移臺福州墨師潘振南於福州習藝出師的詹斗山墨廠墨品、臺灣多位前輩製墨師及故宮科技室製之墨品。
臺灣的製墨業起源台南,其中1916年成立於台南的興文齋書局,店主為林占鰲先生,其墨業始於經銷福州文翰軒的墨品,進而製墨。從1935年(日據時期昭和十年)的興文齋墨刊內可見其已在當時的台北市永樂町五丁目九七番地設立製墨所。
1936年臺灣總職員錄(昭和十一年版)第900頁內刊載台南製墨業”榮華堂”
其堂主為”林依發”,其所製”太平一統”的墨條面上有”閩垣榮華堂製”,”閩垣”即為來自福州之意。
約1947年上海老胡開文筆墨廠傳人胡洪餘先生於台北市重慶南路一段105號開設台灣分店,店內有溥心畲、賈景德二位先生題字的「老胡開文筆墨廠」招牌,墨廠約於1966年結束營業。
1948年(民國37年)時年39歲的福州製墨師潘振南先生在三重埔(今新北市三重區)設立墨廠。
福州製墨師及上海胡開文筆墨廠陸續移臺設立製墨廠,本地人到墨廠工作習藝,孕育出臺灣的製墨傳承及歷史。
而如今臺灣傳統製墨工藝已面臨失傳之危機,期盼透過此展能保留這段超過百年之歷史,進而使得臺灣製墨工藝綿延不斷。
.
策展人:范國晃
類型: 人文藝術展覽
日期 : 2025-11-29 至 2025-12-30 (一至兩個月內)
地點: 台灣臺北市 台北市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地址: 台北市士林區雨聲街120號
主辦單位: 范國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