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 水風景

2025臺灣文博會,以「水風景」為主題,展示臺灣海島萬般變化的地理特質,強調水文化生態系統提供的滋養能量,展間以「接海之島、有河之靈、穿霧之境、臺灣萬水」四大主題表現:社會關係與文化資產、神靈信仰和民間傳說、生態循環與教育傳承、生命美學和藝術休閒,呈現臺灣萬水的韌性包容、海湧危闊、撫慰能量的文化生態系。

文化生態系的活性服務,提供了非物質性的滋養能量,通常表現在四個方面:神靈信仰和民間傳說、生命美學和藝術休閒、生態循環與教育傳承、社會關係與文化資產。

本展將充分突顯臺灣尚水「水風景」的文化生態服務系統:
(1)有河之靈:透過文化多樣性的水神靈傳說,文化主體千百年來柔韌若水,表現出水自然信仰的精神性。
(2)接海之島:也是社會關係和文化資產的根基,埤塘圳水與渡槽橋帶來農業灌溉與掌水人的照顧文化,水產養殖使用的各種水管以及捕撈漁具,一直到台積電生產晶片用的超純水,水體都是文化生態服務系統中的主角。
(3)穿霧之境:從若水向水學習其精神的主體,轉換到當代以水體本身為主體的生態思維,順著水體文化來進行生態循環與教育串接的工作,就成為臺灣霧林帶流域文化中譬如千里步道協會的流域文化路徑服務工作,又或者是黑潮海路文化路徑中,有黑潮文教基金會的海洋文化甚至鯨豚文化的人與非人之間的串接服務,還有近年在東海岸興盛的造舟船團、操舟航行的水風景。
(4)臺灣萬水:生命美學的浪潮處處開花散葉,從休閒運動到藝術靈感,水成為不可或缺的民間生活文化生命力表現界面,譬如溫泉、茶道、水墨書法、水產料理和原住民的操舟文化。

綜上所言,「水風景」的文化生態系,不僅僅指向川流海島的霧林、河流、溫泉、瀑布、農田、水果、潟湖、海洋環境,更指向水文化創意生產的特有物件,如水墨、造紙、酒品、茶品、湯汁、農產、海產、香氛、甜品,同時藉由視覺藝術、漫畫、文創、文資、設計、與影視音等文化營運中不同型態的生態分佈,結合文化黑潮計畫、百大文化基地與地方選品的優選文化品牌成果內容,讓「臺灣萬水」文化呼應世界潮流,創造博覽焦點內容。

「水風景」將文化視為生態系,緊貼文化風土的脈絡,以展場的水氛圍與水體感來引導觀者。

臺灣萬水、接海之島、有河之靈、穿霧之境四個主要展間中,結合視覺藝術、動漫文創、文資與影視音文化品牌內容,選出文化黑潮計畫、百大文化基地表現優異的重要作品與成果,結合相關的水意象:
如《賽德克.巴萊》的溪澗流血、《哈勇家》中的霧林帶,《茶金》中的茶湯,《異人茶跡》中的貿易港市,《無法離開的人》VR中綠島的海水,攝影家楊順發的《台灣水沒》、電影《消失的情人節》中的東石水沒場景,都是可以結合的作品與主題。「水風景」為軸線,可用以具現展場氛圍,藉由文化品牌的新媒體介面環場體感,引導觀眾進入「臺灣萬水」的文化生態世界。

活動時間:
8月02日(六) - 8月10日(日) 10:00-18:00
8月11日(一) 10:00-16:00

票務資訊|免費參觀

注意事項|
*可拍照攝影
*參觀期間寵物不落地
*無年齡限制

類型: 人文藝術展覽

日期 : 2025-08-02 至 2025-08-11 (一週至兩週內)

地點: 台灣臺北市 松山文創園區

地址: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主辦單位: 松山文創園區

聯絡資訊: 設研院總機:02 2745 8199

相關網址: 松山文創園區官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