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景邱杰森個展

《潛景》延續了藝術家邱杰森長期圍繞地理圖誌、地圖語彙與空間感知的創作脈絡,並在此次個展中,系統性呈現他近年來以地圖為基礎延伸出的多元「地圖式造形」,結合地圖集的物質、語言、形式與空間,回應環境、身體與感知之間的流動關係。本展不僅拆解地圖作為資訊載體的功能性,更進一步探討其在空間治理、權力象徵與詩意經驗之間的矛盾與張力。
正如傅柯(Michel Foucault)所揭示,地圖是權力與知識交織的具體形式,透過編碼、界定與圖層疊加,重構我們對空間、邊界與地景的理解。而邱杰森選擇鬆動這層權力語言,讓地圖脫離資訊識別的單一框架,轉譯為可觸、可穿越、具物質性的立體結構,召喚出更複雜的空間感知與存在經驗。
同時,展覽亦回應了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在《空間詩學》中所提出的觀點:空間不僅是幾何結構,更承載著想像、記憶與詩意的深層經驗。邱杰森透過作品,試圖從冰冷、客觀的地理資訊出發,轉化為帶有質地、重量與空間感的異化造形,讓觀者不再只是閱讀地圖資訊,而是進入一種以感知為本位、流動且詩性的空間場域。
本展共分為三個環節:「地誌體」(Geo-texture)、「地圖場」(Cart os cape)與「斷片」(Bl ackout ),呈現地圖從資訊異化、材質異變到空間異域的轉化歷程。
首先,「地誌體」透過多層次浮雕結構,將地圖紙本轉化為共時性與視覺流動並存的立體紋理,既呼應地圖閱讀經驗,也生成出新的空間質感;其次,「斷片」系列則透過地理資訊的切割、重構與錯置,質疑地圖作為地緣政治與領土認知的權威性,展現資訊被操縱、拆解與重組後的模糊邊界;最後,中央的大型空間裝置,源自地圖延伸的現地製作藝術(Site-specific art),將潛藏於地層下的圖層、管線與基礎結構重組於展場,結合生命感、科技語彙與異質空間,使地圖在三維空間中展現出游移、詩性與多變的姿態。
透過《潛景》,地圖不再只是權力知識的冷峻框架,或地表資訊的可視化結構,而是被拆解、異化與重構為一種融合物質性、空間性與身體經驗的感知場域。作品在鬆動地圖功能性的同時,也回應了當代社會中資訊、空間、身體與記憶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讓地圖自身成為造形生成的起點。

類型: 人文藝術展覽

日期 : 2025-08-09 至 2025-10-04 (一至兩個月內)

地點: 台灣臺南市 DH Neology

地址: 台南市安南區安和路三段190巷71弄17號

主辦單位: DH Neology

聯絡資訊: [email protected] 06-356112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