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Dear 女性藝術家群展

薩奇雅茨畫廊與台灣Hskin藝術沙龍合作,呈現五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藝術家之間跨越語言與媒材的對話。展覽探討女性藝術家如何透過不同視覺語言回應觀看、身分與親密性議題,從繪畫到雕塑,她們在形式與敘事之間構築出複數經驗的表達場域。參展藝術家包含薩奇雅茨畫廊代理藝術家張瑞秋(Rachel Zhang)、李秀真(Sujin Lee)與安吉拉·桑塔娜(Angela Santana),並與Hskin藝術沙龍主理人 Michelle Lu 收藏中的維多利亞·坎頓(Victoria Cantons)與森萬里子(Mariko Mori)作品交織呈現。張瑞秋、坎頓與森萬里子的作品亦來自Hskin主理人的個人收藏,反映空間策展與收藏視角的緊密連結。

張瑞秋的繪畫往往從個人與集體歷史的交匯處出發,觸及身份、文化與社會壓力交織下的女性經驗。作為華裔美國第二代,她將亞裔女性的可見性、差異性與歸屬焦慮轉化為充滿象徵意味的超現實場景。畫面中常見家庭記憶、城市空間與歷史隱喻的混合——既熟悉又錯位,讓觀者在視覺迷宮中思考個體如何在文化疊層中尋找位置。張瑞秋以繪畫作為一種觀察與編織的工具,捕捉身份變化中潛藏的情感張力與社會結構的不穩定性。

出身於韓國濟州島的李秀真,擅長以極簡構圖與卡通化形象捕捉都市女性的精神圖譜。在作品《親愛的她》(My Dear)中,兩位女性的身體交纏卻又彼此遮蔽,畫中凝視如同情感迷霧中交錯的燈光,照見安慰行為背後的矛盾心理:「當我試圖安慰他人時,其實是為了安慰自己」。而在《封鎖》(Blocking)中,淡藍色構築出的柔和氛圍與人物間冷漠的空洞眼神形成張力,細膩揭示出親密關係中無法言說的距離與孤獨感。李秀真的作品總是靜謐而撼人,觸及情感交會時的猶疑與不確定性。

在安吉拉·桑塔娜的繪畫中,女性身體被拉出社會視覺體系的框架,轉化為一種流動、閃爍且多義的存在。她的作品《誕生》(Naissance)以柔和的線條與明亮的色塊構成一個無邊界的身體風景,在抽象與感知之間游移。畫面仿若某種潛意識中出現的情緒起伏,召喚出對「成為」與「重塑」的想像。作為一位身處紐約的瑞士裔藝術家,桑塔娜從網絡圖像中取材,反思數位文化如何操演女性形象,並透過油畫這一緩慢且沉澱的媒材,對抗快速觀看的暴力

作為對話的延伸,展覽亦納入來自Hskin主理人收藏的兩位藝術家——維多利亞·坎頓與森萬里子。坎頓的繪畫語言坦率且自剖,融合具象與抽象,觸及性別、創傷與情感自主的主題。其作品常以身體為線索,書寫心理傷痕與身份認同的拉鋸。森萬里子則將科技與東方精神性融合,以雕塑與視覺裝置創造出閃耀的冥想之境。她的《Little Izumo Stone I》以壓克力結構呼應能量場與宇宙秩序,透過光線變化帶出某種內在的超越狀態。

五位藝術家的作品並非回答某種單一的「女性命題」,而是以各自的文化背景與媒材語言,並列出一系列關於親密、觀看、自我與他者之間的開放討論。在她們之間,身體不再只是被觀看的對象,而是歷史與情感的承載物,是與世界交涉的界面。展覽邀請觀者進入一場流動的敘事編織——在觀看的每一刻,重新感受關係中的不確定、複數與可能性。

開幕講座:2025 年 7 月 28 日(星期一)下午 1 時 至 3 時
開幕茶會:2025 年 7 月 28 日(星期一)下午 3 時 至 5 時

關於開幕講座資訊
「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主講人:戴映萱 (Ying-Hsuan Tai)
與談人:鄭育欣(Stella Cheng)

類型: 人文藝術展覽

日期 : 2025-07-28 至 2025-09-20 (一至兩個月內)

地點: 台灣高雄市 Hskin藝術沙龍

地址: 高雄市鼓山區龍德路106巷32號4樓

主辦單位: Hskin藝術沙龍、薩奇雅茨畫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