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圖像記憶的未來之旅── Tatsuya Yokosaka全新個展《全体》於台北索卡登場!
當圖像不再只是畫面,而成為未來文明探索過去的線索,觀看的方式也將徹底改變。日本藝術家Tatsuya Yokosaka將於2025年7月5日至8月16日,在索卡藝術・台北推出全新個展《全体》。本展延續他於2020年個展《終結》中所提出的世界觀——假設人類在疫情後滅絕,而藝術作品則成為未來考古中珍貴的文化遺產。透過動畫與特攝文化的語彙,橫坂構築出一個宛如平行宇宙般的圖像現場,引領觀眾跳脫時間的線性框架,從未來的視角重新觀看我們所處的現實與歷史。
Tatsuya Yokosaka 1981年生於日本群馬縣,目前居住於東京,創作活躍於日本、台灣與歐洲。他擅長運用模型盒、仿舊貼紙、手繪標示等懷舊物件,結合賽璐珞動畫的繪畫技巧,打造出介於記憶與現實之間、既熟悉又陌生的影像風景。作品風格充滿幽默、懷舊與思辨性,常以流行文化作為切入點,重新詮釋我們對「時間」與「觀看」的感知,也構築出他獨特的圖像敘事語法。
如果我們所見的歷史只是其中一種?
《全体》這個展名本身,就是一種充滿想像的提問——當我們試圖理解世界的整體樣貌時,是否只能從斷裂的碎片中,拼湊出我們自以為完整的全貌?Tatsuya Yokosaka在創作中大量引入平行時空與虛構歷史的概念,靈感來自科幻小說家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所著《高堡奇人》,探討「如果歷史被重寫,視角是否也會改變?」在這樣的設定下,圖像不再只是靜止的構圖,而是記憶與時間交錯之處——每一幅畫都像是一個時間縫隙,讓我們窺見另一種可能的現實。
在 Tatsuya Yokosaka 看來,動畫從來不只是「會動的畫面」,它更像是一種需要練習的觀看語言。傳統賽璐珞動畫是由靜止的「背景美術」與畫在透明膠片上的「セル畫(角色或物件)」層層疊合而成。熟悉動畫的人常能一眼辨識哪些元素會動、哪些不會——這棵樹會不會晃?那塊岩石會不會在下一秒崩塌?久而久之,甚至能預測劇情走向。
這種「圖層判讀」的能力,讓資深觀眾彷彿打開了「全景模式」,不只看得更多,也看得更深,進而理解畫面背後的節奏與敘事語法。對Tatsuya Yokosaka而言,這不只是技術的熟練,更是一種與影像對話、喚醒記憶的方式。
他指出,這樣的觀看方式也與「時間感」密切相關。自從著手動畫創作以來,他開始用「張數」來理解動作,像是在計算時間的片段節奏。這種近乎數學的觀看感知,讓他進入一種類似運動員進入「Zone」狀態的節拍中——不只是看畫面在動,而是用格數去感受日常,甚至整個人生。
因此,Tatsuya Yokosaka 期待觀眾能像從宇宙中俯瞰地球一樣,拉開距離,重新審視自己如何觀看:我們怎麼在畫面中解讀情緒、投射記憶?觀看,不只是接收畫面,而是一場參與式的過程——穿越時間、感知與意義的共構現場。
類型: 人文藝術展覽
日期 : 2025-07-05 至 2025-08-16 (一至兩個月內)
地點: 台灣臺北市 索卡藝術中心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堤頂大道二段350號
主辦單位: 索卡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