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立圖書館新店文史館紀錄影展街頭巷尾

活動時間 : 5/17(六) 13:30~15:30 街頭巷尾
主持人:李順仁(拳山堡文史工作室主持人)

2024年十四張歷史園區開幕,三棟劉氏歷史建築拆遷重組完成,劉氏家廟、劉利記公厝、文記堂(三落厝)等嶄新模樣矗立在大眾的眼前,對於珊屏劉氏家族來說,這是早期在地貢獻歷史的展現,對祖上實有交待;對政府來說,耗上鉅資完成重建(新建)的任務,開創地方家族建築群傳世於公有園區之先河;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覽讀體驗文化資產不寂寞,面對著歷史,可以放眼過去與未來。
在二十年前的十四張地景與地貌究竟為何?劉氏文記堂(三落厝)位於都市計畫道路之上,派下在面對拆除的問題而產生的困境?在因應捷運環狀線機廠的建設,十二、三年前古老的店仔街以及劉氏家廟、劉利記公厝、寬記劉六成的諸多古厝拆除殆盡,連位於溪邊寮的早期自雲嘉北上的採砂戶也全數遭遇迫遷,一夕間聚落鏟為平地,情何以堪?
再往前呢!要屬深度紀錄地方文史議題的龜山發電所了!從十四張到龜山,從1779年走過126年,在1905年可說是傳統新店發展出現代化與科技化產業奇蹟的轉捩點,那就是龜山發電所「發電」所產出的「電燈」了。電燈的故事卻與日本植林家族~土倉庄三郎家族有著密切關係,雖說時間短暫,但開發新事業的理想與堅持,成為日治政府在拓殖事業裡的前驅動力,至今仍令人感念。
27年前有著「民主台」稱號的新店有線電視,開始了自製的地方文史節目「街頭巷尾」的製播,這在台灣當時的所謂第四台經營環境裡,實屬難得,但也因此促進了許多業者紛紛投入自製節目與新聞的製播,可說也是有線電視業的先驅者。當時在地方文史工作者李順仁的指導下,展開「渡溪」、「潭之鄉」及「石碑憶往」的製播,在地鄉土小品,回味無窮。
十四張歷史園區劉氏三幢古建築的易地重建完成,相對先前的生活紀錄與古厝樣貌,總要回顧歷史,面對當下,究竟新舊之間,變與不變的故事有著何種不同的意義與價值?溪邊寮與店仔街的消逝,對地方發展的省思為何?龜山發電所以及新店溪沿岸的聚落生活故事,帶給我們在面對未來環境變遷時,所抱持的態度與觀點差異?為何都市(聚落)開發就得犧牲在地文化資產?這種事情為何近三十年來,在新店或在台灣各地總是不斷的上演著?
自四月起,這些在地影像紀錄影片將陸續推出特別放映活動,新北市文史學會23年來即以「在地文史.當下紀錄」為目標,在地方文史研究與出版工作上辛勤耕耘,不論是影音、圖書、教育訓練與活動推廣,抑或是近十年來地方文化館舍的營運,均累積了些許成果,這些都是取自於在地的養分,感謝大地與大河充分的給予、分享!

類型: 人文藝術展覽

日期 : 2025-05-17 至 2025-05-17 (單日)

地點: 台灣新北市 新店文史館

地址: 新店文史館1樓研習教室

聯絡資訊: 02-29115534

分享: